在线式UPS

当前位置:首页 > 贝博app体育 > 在线式UPS

驳斥“中国产能过剩论”的荒谬逻辑

在线式UPS2024-10-27

  美国一些政客与西方媒体持续炒作所谓的“中国产能过剩论”,称包括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光伏产品等在内的新兴起的产业规模太大,以至于世界其他几个国家难以吸收这一巨大产能的说法,既罔顾事实,也不符合经济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

  2023年,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中国制造“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蓄电池却表现强劲,“新三样”合计出口1.06万亿元人民币,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29.9%,高于整个出口增速29.3个百分点。中国成为全世界汽车制造和太阳能装机容量第一大国。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突出表现,引发了美国对自身竞争优势的担忧,于是开始频频炒作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产能过剩论”。事实上,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中国向世界出口的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无论是从需求侧还是从供给侧来看,都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和全球经济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

  需求侧方面,从提升全世界人民生活水平和福祉的视角来看,中国新能源产业的产能作出了巨大贡献,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中国为全球提供了更加绿色的产品。绿色需求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长期可持续需求。根据IEA(国际能源署)的《全球能源部门2050年净零排放路线年实现净零排放并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支撑经济的能源系统全面转型势在必行。实现净零排放的路径很窄,要想不偏离这条路径,就需要立刻大量部署所有可用的清洁高效能源技术,包括在今后十年迅速扩大太阳能和风能:2030年之前,太阳能光伏每年需新增装机630吉瓦,增速达到2020年纪录水平的四倍。对于太阳能光伏发电而言,这相当于未来十年每天要安装一个目前世界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园。同时,随着电力部门变得更清洁,电气化成为整个经济领域减排至关重要的手段。电动车在全世界汽车销售中的占比要由目前的5%提高至2030年的60%以上。而从目前来看,无论是太阳能光伏产品还是电动汽车的生产,中国的产能虽然都已经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仍远远未能满足这个能够支持全球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因此中国的产能不仅没有过剩,还远远不够。

  第二,中国为全球提供了更价廉量多的选择。纵观人类历史,工业化生产的全部过程是通过逐步的提升生产力来增加工业品的产量、降低工业品价格的过程。只有当大量工业品朝着价廉量多的方向生产,才能使更多的人消费得起这些工业品。正如工业化初期,机械纺织替代了手工纺织,大规模生产出的纺织品不仅质量更好、价格也更为便宜,普通民众也能够穿上以前只有富人才能享用的精美服装。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类似的变革也同样出现在许多制造业包括各种新兴的高科技含量工业品上。20世纪80年代,“大哥大”手机还是奢侈品,如今各式各样的智能手机已普及,使更多的普通花钱的人可以享受到高科技产品带来的便利。同样的,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产品也经历了一个从价高量少到价廉量多的发展过程。只有这样的过程才能最大限度地使更多人受益,这也恰恰是提升全人类生活水平所必须的。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如果有些产品能够长期保持着较高的价格,本质上是享受了垄断利润,实际上只有该产业部门的相关利益群体受益,而更广大劳动者的福利则是受损的。

  如何才能推进工业品实现从价高量少到价廉量多的转变?这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和技术过程,但充分的全球市场之间的竞争无疑是推动这一转变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一方面,全球市场之间的竞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技术创新。各国企业在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下,会不断寻求技术突破来减少相关成本和提升产品性能。正如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的进步是通过各大汽车制造商(包括外资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宝马、奔驰、大众等)之间的激烈竞争实现的,这不仅推动了新能源汽车成本的下降,还促进了整体性能的提升、功能的增加和电动车续航能力的延长。可见,在全球分工日益深化的当今,开放的全球市场之间的竞争机制是不断的提高工业产品经济可及性的重要方法。中国在这方面作出了重要表率,也收获了竞争力的提升。

  与之对比的是,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恰恰妨碍了这种有益的全球竞争。这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与国家层面对产业的统筹引导有着本质的不同。国家层面对产业的统筹是引导消费和生产预期,但本质是鼓励竞争的。中国针对地方发展新兴起的产业积极性很高的情况做统筹引导,是在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进行的,也一直严格遵守世界贸易组织的既定贸易规则。而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则直接限制了全球竞争,这不仅不能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还会促进增加另外领域的经济成本。

  正如美国多次对中国发动贸易战,通过发起301调查,多次对华加征301关税,仅2019年5月21日就对涉及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的301关税。美国的种种贸易保护行为,严重干扰了中美正常的经贸合作,已经被世贸组织裁定违反贸易规则。2022年,美国再次通过拜登总统签署的《通胀削减法案》进行贸易保护主义操作。例如,《通胀削减法案》增加了对轻型电动汽车的购买税收抵免,每辆车最高可达7500美元,但同时也规定车辆的最终组装必须在北美进行,而且电池成分和关键矿物必须来自特定地区,才可以获得补贴资格。种种类似规定,其实是直接限制了来自中国等国家的竞争。不仅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规定,而且也终将损害美国以及全球的经济健康发展。

  从供给侧来看,中国在新能源产业的产能对其相关产业链上下游提出了新的巨大需求。

  新能源产业具有产业间前后向关联度高、产业带动性强的特点。例如,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汽车电子电器、锂离子蓄电池、车身及零部件、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甚至下游的汽车出租、汽车金融、汽车技术及售后等一系列行业的发展。由于中国一直秉持着开放合作的态度与做法,因此其新能源产业产能的扩大,实质上是为全球相关产业创造了更多的市场需求。例如特斯拉在上海建立的超级工厂,是其在美国以外的首个制造基地,该工厂自2019年开始投产以来,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基地之一,年产能超过95万辆。中国在光伏领域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隆基绿能,在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也布局了生产制造基地,在越南设立了2个工厂,在马来西亚设立了4个工厂,为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可见,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为世界各国创造了更多新的发展机遇,是有利于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

  从产业发展的历史规律来看,影响新兴起的产业短期供需平衡波动的因素,要比传统产业更复杂。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当主导新兴起的产业的技术突飞猛进带来生产大发展时,产业链配套部门的技术和产能未能及时跟上,就会导致主导新兴起的产业出现短期的供需平衡的波动。例如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也对储能、输配电等相关产业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当储能和输配电领域的技术进步相对较慢,无法及时消纳光伏发电所产生的电量,就会在短期内对光伏产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制约。但是,这种短期的新兴起的产业供需波动,不是所谓的“产能过剩”,相反,它恰恰是上下游关联产业的市场机遇,新兴起的产业的发展最终会带动上下游关联产业的大发展。

  另外,从供给侧来看,当新的技术路线出现时,生产具有相似功能的产品就会有新技术产能与旧技术产能同时并存。例如在汽车领域,当前就存在着传统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两种产能,都能满足相似的市场需求。在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框架下,显然新能源汽车是先进产能,传统燃油汽车是落后产能。西方一些政客不提西方更存在竞争力的传统燃油汽车产能,却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无疑是乱贴标签,担心自己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无法享有在传统燃油汽车领域的竞争优势而已。

  美国这种乱贴标签的行为,损人却不一定最终利己。为了更好地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世界各国应相向而行,以全球发展的视野客观看待产能问题,拥抱合作,按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则办事,才能使全球人民获得更多实实在在的福祉。

相关推荐